顯示具有 6生殖reproductio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6生殖reproductio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12日 星期二

107-2無性生殖:渦蟲斷裂生殖

渦蟲斷裂生殖

無性生殖---斷裂生殖 

【補抓器】
1方法:寶特瓶切開,加網子,倒放。
             (網子避免誤抓小魚)
             (可放石頭避免瓶子浮起來)
2誘餌:新鮮豬肝或雞
3時間:放在水池1~2小時
             (勿放太久避免水質太差缺氧)
4完成。


感謝~李博文老師,成功捕抓渦蟲~

【影片】:https://youtu.be/vXN_5SPBPtM





【照片】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亞洲土雞王---逆境不服輸 鄧進得養雞出頭天



亞洲土雞王---鄧進得

[商業周刊]分析雞市像分析股市的亞洲土雞王2008/4/23

鄧進得從每天看上萬個雞屁股,到每年至少賺1個股本

鄧進得從看雛雞肛門的鑑定師做起,因為強烈的危機感,大膽投資和轉型,成為台灣唯一長期外銷日本的冷凍雞肉供應商。

文/黃宥寧、林育嫻


一天翻看上萬個雞屁股,並不是一般人憧憬的行業,但這個看似上不了檯面的工作,卻是讓凱馨實業董事長鄧進得從一個只能讀到小學的貧戶小孩,變成今日身價千萬富翁的關鍵。


彰化到台南,凱馨實業掌握三萬坪土地,飼養一百三十五萬隻有色雞(編按:烏骨雞、土雞等雞種),平均每天有三萬五千隻雞進入凱馨的電宰廠,這裡是亞洲最大的有色雞王國,也是台灣唯一長期外銷日本的冷凍雞肉供應商。數字會說話,這家公司的初始資本額只有一千二百萬元,去年卻創造九億五千萬元營收,成長超過四○%。


「凱馨是養雞業的黑金(編按:取烏骨雞的雙關之意),」致力挖掘台灣優質品牌企業的智融集團,旗下智融品牌管理顧問投資協理申學仁高度看好其潛力。因為凱馨掌握有色雞供應鏈的各個關鍵流程,上從育種開始,和各養雞場契作,而非自行養雞以分散風險,而後再回購雞隻進電宰廠處理,以生鮮小包裝送到通路、甚至直接以冷凍調理包出廠。


廠務人員戴著口罩、防塵衣帽,在絕對溫控的作業室裡分切雞隻,二十四小時內,貼著自有品牌,講究擺盤的生鮮雞肉小包裝,就被送到超市通路販售。凱馨的產品,售價比同業高五%到一○%,在量販、超市通路的市占率卻高達七成。


與雞為伍三十六年的鄧進得,最初也沒想過自己會從養雞、殺雞中闖出一片天。


他父親是私塾老師,卻在他五歲時驟逝,全家經濟因此陷入困頓,鄧家必須犧牲其他小孩,集中資源扶持二哥念中學。而鄧進得儘管小學成績優異,也注定遠離升學路,留在家裡務農。想升學卻不可得的抑鬱,種下他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危機感,也讓他比別人更拚命。


耕田仍不足以養活全家九口。當時,村民會在濁水溪氾濫後,連夜爭奪地勢較高的河床種西瓜,以免西瓜田被夏日豪雨淹過。收益雖薄,卻能換得鄧家飽餐。出於求生存的危機感,逼使鄧進得比大人早起、跑得比大人快,搶先占得河床高處。他的童年記憶之一,就是挑著半身高的水桶,搖晃的踩過滾燙沙地,到地勢高的河床灌溉自己的西瓜田。


「伊是瘦呷囡仔(窮人家小孩),做事情自頭到腳攏實在認真,」操著濃厚口音的台語,看著鄧進得發跡的斗六市第一任鄉公所公務課課長吳安治評論。


發跡:學做雛雞鑑定師 每天花十四小時練習看雞屁股


退伍後,鄧進得因為眼力極佳,獲得當時大林得利雞場大股東、現職夏都飯店董事長張嘉慶的推薦,免費接受「雛雞鑑定師」的訓練。


「如果我家不是那麼窮,一定不會做這個工作,一天坐著十幾個小時,都在看雞屁股,」回憶學習鑑定的過程,鄧進得強忍激動情緒,還是數度濕了眼眶。鑑定師的專業,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憑眼力判別雛雞的性別,甚至得翻開雛雞肛門,挑掉殘留的糞便,查看內部臟器是卵巢還是睪丸。


工作是對著兩百燭光的燈管,縮著身體坐在桌前,機械式的翻檢雛雞,鄧進得耐著性子,每天花費八個小時練習,老師卻總嫌他姿勢不好,認定他表現不如同學,他沒有爭辯,卻自動將練習時間延長至十四個小時,「我對自己,就是從難、從嚴要求。」除了上課,鄧進得四點起床,每天多擠出六小時看雞,一天比同學多看七千二百個雞屁股,一個月比別人多翻二十萬個雞屁股。


兩個月後的結業考試,鄧進得向老師報告:「只有一隻比較沒有把握。」老師不相信的回應:「你的程度應該是七成準確吧。」「但是成績出來,我是一百分,」鄧進得說。


強烈的脫貧欲望,加上這個一百分的肯定,讓他找回自信,他知道就算先天條件輸人,只要發憤下苦功,就能超越別人。


鄧進得的鑑別錯誤率只有千分之五,遠超過業界容許的百分之二,因此全台八成的種雞場,都指名要鄧進得做鑑定;民國六○年代一隻雞的鑑定費只有五角,他一個月卻可賺到七、八萬元,是局長級公務員薪水的五倍。


轉業:投資冷門的改良土雞 趁旺季籌第一桶金連覺都不睡


「不要看他憨憨,他學起東西非常深入,」張嘉慶觀察,鄧進得會額外花時間,研究自己沒把握的雞,甚至把其他鑑定師剔除的雞撿回來重新篩選,研究誤判的原因,「常常看他抱著一本筆記本做筆記,把犯錯的原因找出來,避免二過。」他也留心觀察各式雞種,請教雞場老闆如何飼養雞隻,甚至把雞帶回家飼養,記錄其生長特性。


之所以要多做功課,因為他沒有安全感。「鑑別也有大、小月,不是都有賺的。」鄧進得記著老師在課餘閒聊提過:「我那年代看一隻雞一元,你們只剩五角……。」他意識到鑑定師收益日漸微薄,警醒的要求自己學習其他技能,尋找轉業的機會。


當時大財團獨霸肉雞飼養市場,鄧進得盤算,若是經營種雞場,唯有剛起步的土雞,是他可以奮力一搏的機會。


民國六十九年,鄧進得把握鑑定旺季,連覺都不睡,只為了盡快累積養雞的第一桶金。「一個禮拜有兩、三天沒有躺下來,鑑別到很受不了,趴一、兩小時,就可以繼續ㄍㄧㄥ(堅持)下去。」這種生活持續六個月,鄧進得賺進足以付清建造雞舍的款項。


當民間慣養「正土雞」,他反而選擇和國外種雞交配、剛改良過的新品種。改良土雞的羽毛色澤不亮,賣相不如正土雞討好,當時還沒人想養,但是鄧進得卻搶得先機,他自信的判斷:「我研究過,牠的換肉率(編按:一公斤飼料可讓雞隻增量多少公斤)更好,體型比較大,只要八十天(編按:正土雞需要一百二十天)就成熟,市場不會不接受;何況牠的成本很低,利潤最大。」


這是賭上家當的投資,所以他傾全力研究養雞的「學問」,提高了成功機率,養雞第一年就從負債一百多萬變成千萬富翁。十年的養雞生涯中,「沒有一年賺不到一個資本額的,甚至兩個資本額!」鄧進得自豪的說。


不過他的危機感在連年大賺之際還是閃著警示燈。民國八十年,財團揮軍土雞市場,甚至連飼料場也興起土雞飼養潮,鄧進得預見競爭將會讓市場價格起伏變大,造成收益的波動,這是他不能容許的風險。


因為大財團玩的是「看誰虧得久」的價格戰,他們用半年以上的時間,大量傾銷低價雞隻,打亂市場價格,逼迫不堪虧損的小個體戶退出市場。


遠見:砸千萬買電宰、冷凍設備 投資眼光比大成長城還早兩年


有鑑於此,鄧進得判定凱馨必須把規模拉大,跨足下游屠宰、冷凍等環節,因應市場供給波動:「價格跌,我就先把雞冷凍起來,等景氣好再拿出來賣。」而鄧進得考察各國養雞業,發現高所得國家紛紛提倡電宰,以確保品質,也認定這是台灣未來消費的趨勢,決定一次到位,當年就砸下一千二百萬元資本額,打造電宰廠和冷凍設備,比起規模是凱馨三十五倍的大成長城還早了兩年。「能有這種眼光真的很不容易!」中央畜產會專員龔榮太形容,凱馨是電宰業的先行者。


絕活:精算雞隻供需、價格 連同業飼養心態也能量化計算


不過鄧進得仍不放心市場波動。一般雞隻供應商,會憑經驗推估市場何時會有需求,再依雞隻成長天數倒推飼養期,然而隨著市場供給暴增,常有供給過剩反而賤價賠售的情況。甚至連當時(民國八○年代)經營規模是凱馨一百九十一倍的卜蜂,都因虧損而退出市場。


而鄧進得卻研究出一套能精準盤算全年雞隻的供需和價格的絕活。鄧進得除了計算需求,他考慮的變數,還包括不同雞種的生長週期、各雞場的衛生條件和雞隻存活度……等,甚至同業的飼養心態,也被鄧進得量化計算:「賣雞也要去畫出PSY、RSI、MACD(編按:以上為分析股市投資心理的術語)啊,」鄧進得的語氣,好似這些研判技巧是天經地義的常識,自從電宰、冷凍技術普及,同業的冷凍存貨量也成為重要變因。


例如民國九十四年,雞價大跌三個月,跌幅超過三○%,已經低於凱馨自己的成本價。全體主管,包括副董、業務經理等也是經驗老到的行家,都認為雞價將會反彈:「再不進(從市場買進成雞,直接進電宰廠)就要斷貨(沒有如此的便宜貨)了!」但是鄧進得卻投下反對票:「還沒,現在只是半夜而已,離天亮還很遠。」


因此當同業積極進場,凱馨卻按兵不動,一個月後竟如鄧進得預測,創下歷史新低價,雞價在十八元徘徊,遠低於凱馨和契養戶所約定的收購價二十五元,此時鄧進得才宣布可以搶購,為凱馨降低約一千六百萬的成本。


「他也不是蓋步(私藏招數),我們也聽他講解理論基礎,但就是不會這麼想,」生產協理鄧學極談起鄧進得對市場的預估能力,崇拜中帶著不解。


而今,鄧進得攤開生育率、產品口味分析、各國雞肉銷量進出口……等數據,觀察消費趨勢,以及考量熟食產品的獲利較生鮮更穩定,凱馨進一步開發加工熟食。


同時他們研究如何直接真空包裝生鮮食材,做成真空調理包,只要加熱三十分鐘,也能有現煮的好味道。「凱馨的產品,可以從餐桌回溯產地,」中央畜產會專員王淑英表示,從育種做到冷凍調理包,凱馨掌握關鍵技術,追求獲利的絕對穩定。


「也不能滿足啦,又不是確定都有第一名,我怕不進則退,」這是亞洲有色雞王的精神,出自害怕風險、不穩定的強烈危機感,鄧進得下足苦功,即使屢屢領先競爭對手、已經跑在最前面,還是持續以衝刺的心態往前。

ref:
http://www.wretch.cc/blog/melodoia/20894729
http://blog.xuite.net/deskwoods/goodstory/16809797
http://estock.marbo.com.tw/asp/board/v_subject.asp?ID=4289868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蚯蚓的再生能力( 無性生殖---斷裂生殖 )



這一是篇在網路上流傳的故事…
博君一笑~ 大家輕鬆一下吧!
===============================

關於蚯蚓的『再生能力 』
我已經忘記是什麼時候學到的知識了
對於這項神奇的能力
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


某天
放無薪假的蚯蚓爸爸閒的發慌
於是....



為的是....


蚯蚓爸爸放無薪假的這段日子
蚯蚓媽媽十分擔憂家裡的經濟狀況
心裡悶到發慌


忽然間
她想到一個可賺錢又可解悶的好主意....

為的是....



註:棒請﹝放槍台語﹞

再生能力似乎有效的舒解了蚯蚓家族的心裡壓力
也證明了蚯蚓家族
有著不亞於蟑螂家族的生命力!


某天....
蚯蚓家的大兒子卻死了....

這....
到底是為什麼??
這事件震驚了整個蚯蚓世界
蚯蚓家族悲痛欲絕
但這也讓他們更加謹慎的使用這能力

就在事件發生後不久
蚯蚓家的小兒子因為無法忍受失去哥哥的悲痛孤獨
於是他往自己身上切了一刀
想使用再生能力讓這個家恢復以往的圓滿
誰料
他竟也死了.....

這“揪竟”是為什麼??


故事發展到這
如果您認為事件就此結束
一切都只是老梗
那您就錯了

人生無常
白雲蒼狗
命運捉弄人
就在事件後不久
蚯蚓一家竟都死了....

這“揪竟”是無薪假的糾結?
還是喪子心痛的糾葛?
亦或是離去靈魂的糾纏呢?
讓我們看下去.....




一切的一切
都只為了個“貪”字啊....

~~~~~~~~~~~~~~~~~~~~~~~~~~~~~~~~~~~~~~~~~~~~~~~~~~~~~~~
呼~~~呼~~~
最近好冷啊~~
這故事好像讓大家更冷了....
哈哈...
不錯吧!!
蝌蚪可是在提醒大家可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啊!!

再生蚯蚓的故事應該不少人都有聽過
我加了點自己的想法進去並做了點延伸
算是迎接消費券的到來啦~~~

最後~~
其實故事裡的蚯蚓夫妻死的有點冤旺說....
因為



==============================



對了
再跟各位分享一下蚯蚓的資料
故事裡的蚯蚓媽媽
把自己切成四段
這樣是變不成四隻蚯蚓的....

如果你對蚯蚓再生有興趣
這裡有個網址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喔~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0909584

還有還有
大家如果看到蚯蚓
別忽然幫他做起再生的實驗啊
這樣蚯蚓會很可憐
抑制住你的好奇心
放他一馬
我替蚯蚓謝謝大家~~
引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