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不焦躁,不回頭~談自制---鎮定
【文章摘自 劉墉 展現自己 神采飛揚 給年輕人的三十封信】
不焦躁,不回頭
談自制---鎮定
今天我看美國網球公開賽的時候,你過來瞄了幾眼,說「奇怪,這個戴芬波特為什麼沒有表情?她贏球沒露出特別高興的樣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
當時我笑笑,對你說「就因為她沒得失心,所以能成為世界頂尖高手。」不過,話說回來,她真的沒得失心嗎?只怕得失心一點也沒少,否則她不會四處征戰多年,只是當她比賽時,必須把心情放平,如果總為上一求沒打好而懊惱,恐怕下一球也得失利。
我發現很多頂尖高手,在場上都這樣。曾經在網壇上叱吒風雲的「山大王」山普拉斯,就這樣,即使發出漂亮的「愛司球」,臉上也了無喜色。
還有老虎伍玆,我記得他在二○○○年全國職業業餘賽時,到最後一天早上,還落後七桿,下午居然反以兩桿贏得冠軍時,對記者說:「我完全沒有感受到什麼戲劇性,因為當時只專心比賽,我關心的只有怎麼打好下一桿。」
◎因為緊張所以摔跤
比賽常常到最後比的是「心理」,誰能承受較大的壓力,發揮原有的水準,誰就能獲勝。
對!只要發揮原有的水準。因為比賽時容易失常,能保持原來的水平就已經不錯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賽,選手練習的時候,不是個個神勇,連名不見經傳的都能連著三轉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賽,面對滿場觀眾和電視轉播,卻又一個接一個摔跤。連關穎珊不是有一陣子都猛摔,最後找了心理醫生,才克服障礙嗎?
◎當他第二天要上太空
除了在場上要冷靜,比賽前的冷靜也是重要的。
你記不記得今年初我們再北京時,有人在席間談到中國太空人楊利偉。說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門外聽,裡面傳出呼呼大睡的鼾聲。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氣層,那最危險的時候,楊利偉的心跳居然也不過七十幾下。
最近我在報上看到郝柏村的兒子郝龍斌也回憶,當年他父親辭行政院長的那天夜裡,也是酣睡如常。
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強勢的生物都出奇冷靜。像是你養的螳螂,有一次我們讓牠在高高的喇叭箱上爬,不小心摔落地板,發出卡一聲,你以為牠摔傷了,拿起來不是若無其事嗎?
還有,前幾天我在湖邊「釣魚台」上拍到一隻老鷹,大家都稱奇,說我怎能拍得那麼清楚。其實因為我近距離攝影。當我靠近時,那老鷹居然十分鎮定地看著我,連我用閃光燈都不怕,甚至朝我走了好幾步,找到最恰當的位置,才起飛。
我們可以說,因為牠們「藝高膽大」,所以能「臨危不亂」;也可以講,在物競天擇的過程中,因為牠們處變不驚,所以能戰勝對手,成為昆蟲和鳥類中的強者。
◎姚明的要命問題
前面我講的,都是屬於情緒的鎮定。除此之外,你要知道「身體」的安靜也是重要的。
想想,如果一張弓,總被拉滿,即使不用時,也用東西撐開,它能有力量嗎?當然沒有!它平常必須放鬆,平平的,到張弓射箭的時候,才能表現最佳的彈性。
所以你注意好的選手,無論他是運動員,或作文、演講比賽的健將,在他比賽之前,甚至前一陣,都會特別讓身體休息。只有在練習或真正比賽時,才使出全力。
我最近看體育新聞,說休士頓火箭隊的教練范甘迪對姚明提出建議,要他學會分清楚輕重緩急;不管什麼事,只要影響到他打球,都應該說不。
范甘迪為什麼這麼建議?我猜八成是因為姚明處世圓融,處處怕得罪人,不好意思說不。
問題是,當他不知道說「NO」的時候,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救減少了;當他有一天失敗,只怕最先對他說「NO」的,卻是那些當初要他說「YES」的人。
◎先吸一口氣,再一鳴驚人
中國人常說「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我發現許多衝力驚人的,都因為從不浪費體力。有些人甚至在動靜之間,判若兩人。
我已有個學畫的女學生就如此,她上課時羞羞怯怯,好像連有問題都不敢開口,但她居然是華人圈有名的演藝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其實大明星都這樣,早年我當電視記者的時候,有一回去韓國釜山採訪亞洲影展。在後台,只見那些演員一個個靜靜地坐著,一點都不出色;但是輪到出場,就搖身一變、神采飛揚。
我後來常想,那些明星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為私下盡量收束自己,積蓄發光發熱的能量;他們的「動若脫兔」,來自「靜如處子」;他們的「一鳴驚人」,來自「不鳴則已」。
◎不焦躁、不浮動、不回頭
孩子!你未來會面對許多大的考試、大的比賽。希望你能記住我說的這番話。在競爭前保留體力、保持冷靜;當別人叫陣時,不焦躁;在別人獲得掌聲時,不浮動;當前一刻失利時,不回頭!
希望你能靜中取動、敗中求勝,不憂不懼地堅持到最後一刻。
ref: 洪曉揚老師的部落格
不焦躁,不回頭~談自制---鎮定.do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